close


***bay wood小學辦學校精神週活動,學生只穿紅白色衣服。


***美國孫和她的老師(這位導師一星期只負責一天,另有一位導師負責四天)


 一個班級兩位導師共同負責,夠奇特吧!

***美國學生都不在教室內午餐,導師不負責監督學生用餐,學校另派午餐導護


美國老師的『處罰事件』


前些日子聽到一位家長的抱怨,他的孩子就讀於台北市某國小,因在班上經常調皮搗蛋,惹得老師煩不勝煩,最後按耐不住脾氣,將專業素養全盤置諸腦後,竟然對違規的小朋友說了老師不該說的重話


「○○不聽話,喜歡在班上製造事端,以後大家不要跟他一起玩,免得你們被他帶壞了。」


這句話有夠狠,老校長聽了相當刺耳。


它嚴重損毀了為人師表的形象;也嚴重刺傷了孩子的心。


孩子回家後噩夢連連,這對孩子的家長更是一種煎熬與心靈酷刑。


面對沮喪的家長,我除了勸慰之外,也別無他法;只有婉轉的建議這位家長,找時間到學校的學生輔導處,去請教更具輔導專業的老師,或去上一些家長成長的相關課程。


 


這件事的陰影在我腦中盤旋數日。


也讓我想起了美國孫最近也被美國老師處罰的事件。


美國的學校,據我所知,從托兒所、幼稚園,小學、一直到大學,不論哪個階段的老師,鼓勵讚美幾乎是不離口的。連我這台灣嬤去上成人學校,對老師毫不吝嗇的讚美,都覺得有點不自在。因在台灣老師給學生鼓勵讚美,傳統習俗上不會這麼大方的。


 


媳婦的越洋電話,捎來經常性的問候。


寒暄中談及美國孫的學校犯規事件:


「媽媽,有件事你可能有興趣。」媳婦真了解婆婆對教育一向是無可救藥的雞婆。


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。


美國孫一凡的老師,昨天給六位家長寫了一封很長的電郵。內容是一凡和五位小朋友上課不專心,老師做分組指導時,一直講話,老師勸導無效。


美國老師表示這是無法接受,也無法容忍的事。


因為上課規矩與表現,是每個學生應謹守的本分。美國孫現在是小二,老師認為這六位學習態度不佳的小朋友,有必要再到幼稚園去重新學習。這算是老師的嚴重處罰,這封信的副本已送給學校的行政單位存查。


 


媳婦已寫了回信,向老師致歉與感謝,也表示會更重視在家教育。


台灣嬤開始好奇了:「二年級生到幼稚園,怎麼上課?上些什麼?一凡的反應又是如何?


媳婦表示,根據一凡的描述,老師將六位上課不專心的小朋友分成三組,分別到三個幼稚園的教室去旁觀學習,大約一小時之後,孩子們手中的表格,要幼稚園老師簽名才算完成。若有改進的同學,一次就夠了,美國孫表示有人兩天都得去幼稚園上課(更嚴重時請家長帶回家教育,好像還未發生)。


 


這件美國老師的處罰事件,看在我這個教育老兵的眼裡,美國老師對學生,不能打不能罵,應有的處罰卻不能少,處罰事件要顧及不傷彼此顏面,老師的用心令人感動。


這真是新鮮有趣,有效又理性的處罰事件。


對孩子和家長教育方式的宣示意味濃厚,教育意義與效果已達成,事件總圓滿落幕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bkbai 的頭像
    bbkbai

    好奇奶奶的黃昏花園

    bbkb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