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***穿著出租和服滿街走的台灣少年(時間以半小時計費)



 



***濃霧中的武德殿


***魏德聖導演的表示無法留下的東西往往是最美的。



***日籍女主角田中千惠也在熄燈號前重回現場 


再見啦!濃霧中的林口霧社街


林口霧社街,因電影「賽德克.巴萊」而走紅半年。


2012/3/20晚上六時,吹起熄了燈號。


我趕搭最後一班車,當日中午帶著老姐,在濃霧中前往林口台地。


這場大霧,能見度不高,濃霧中的霧社老街更多了一層神秘面紗;穿梭在大街上穿著和服、原住民服飾的遊客,以及濃霧中仿造的八十年前日式老房舍,那逼真場景及懷舊震撼氛圍,好似帶我們走入了近代史篇。



***診療所內搜集的醫療器材很考究


 




 


***原住民裝扮的解說員的笑容與熱忱


 



***莫那魯道的塑像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
 


我在美國時曾看到導演魏德聖在電影拍攝完成之後,將耗資八千萬打造的霧社街場景,捐贈給新北市政府。市政府再經續約承租土地、取得臨時建照、整修補強及規畫參觀事宜等繁複程序,終於在100/9/14開放民眾參觀。


看完這則報導,知道電影獲多項大獎並甚獲好評,支持本土電影的聲浪更是強烈,捐贈活動,更讓人非常感動。我告訴自己回台後一定去探訪。


但回台四個月無事瞎忙,竟全忘了這回事,直到電視報導,看到霧社街隔天既將功成身退的消息。我責怪自己的健忘,也立即上網搜尋相關訊息,離超商售票時間還有一小時,把握最後機會,我摸黑出去購票,總算了了一樁心願。


 


這臨時搭建片廠,忠實重現了電影「賽德克.巴萊」的時代背景,看起來很像古老像片中的真實街廓,為一部電影打造出如此大規模的場景,現場道具、佈景、圖片文字說明,猶如上了一課電影教育,處處令人感動。


我從這些文字記錄中,逐一位老姐解說,老姐表示她好像又回到二次世界躲空襲的舊記憶,我帶她走這一趟,老姐感到非常值得汗開心。


 



 



***漢人開得什貨店



***哀戚的愛情故事場景



***派出所


 



***花林旅社


 



 



***警察習武的地方



***公學校的日據時代課桌椅





 



 



***熱心的義工



林口霧社街只短暫開放了半年,參觀人數超過三十八萬(每日三場,每場人數限1500),這大概為了接駁車、共共設施、場地實景安全考量。


霧社街在人民的積極請求保留聲中,仍無法滿足民眾的心願。市政府文化局表示,土地租約到期,臨時木造建物,結構支撐安全、林口台地潮濕多雨多霧,白蟻腐蝕嚴重、水土保持樣樣都是問題,歉難保持建物,但請大家不要忘記霧社精神的傳承。


林口霧社街存廢問題總算落幕。


套一句魏德聖導演的的經典名言:「無法留下來的東西,往往是最美的」。就讓美麗的記憶永留在心中吧!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bkbai 的頭像
    bbkbai

    好奇奶奶的黃昏花園

    bbkb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